文|戴荣里启盈策略
南方的朋友寄来杨梅,仙居的也有,台州的也有。杨梅个大,超过乒乓球,小嘴吃不下去。我的嘴大,一口一个,刚刚好。肉质紧实,大半甜口,夹着微酸,是炎热夏日里的清凉感觉。这杨梅,外面长满了软刺,据说,春天里,这刺扎人,就像一个刺棱小子启盈策略,长着长着就圆滑了。现代物流业发达,北方人能享受到杨梅的鲜气。刚邮到京的杨梅,伴叶还发着清香,成熟了的杨梅,黑得像炭火静默。那一层黑,裹着鲜红的果肉,咬一口,满嘴丝软,超过北方樱桃的口感,又比西瓜矜持、优雅。热房间里吃杨梅,也能吃出空调房的味道。杨梅会调节你的心情,吃在嘴里凉甜。
第一次吃杨梅是在瑞丽勐秀山上。浙江来的企业家叶总是一个热心农业种植的人,将浙江的杨梅移栽了来。瑞丽的水土适合杨梅生长,每年春末夏初,瑞丽的杨梅会提前上市。我曾经去叶总的杨梅园里摘过杨梅,那里的海拔和阳光,适合杨梅无忧无虑地成长。杨梅的品种多,口感也好。喝过杨梅做的美酒,软软和和,容易让人进入梦乡。在瑞丽吃了杨梅,似乎就打开了味觉的大门。瑞丽的杨梅摘下来就能吃,不用洗,盖因那里的空气没有污染,虫子少的缘故。
在仙居,有一棵近二百年的杨梅树启盈策略,几经枯衰,重又长出了新枝。据说它的后代在各地繁衍了一亿多棵。时空、地域的不同,杨梅会择地而生,接纳阳光和空气,有了新的味道。在云南,人家会说是瑞丽的杨梅,不说是浙江的杨梅。我吃到的云南桑葚,个大肉厚,一问,是从山东移栽过去的,惊喜中有遗憾。有人说,中国的杨梅三分之一在浙江,这话我看不准确,不能单纯从产地上说,要看是否是那棵母树的子孙,就像云南的古树茶多过外地一样。
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呆过,他吃过云南昆明的杨梅。云南杨梅好吃,不只在杨梅的味道,更在于苗族女孩子清脆的叫卖声和浑圆了天色的穿戴。汪先生的记录带有文人的真实,想想那个场景,也想买几颗杨梅尝尝。朱自清算南方人,他是喜欢吃杨梅的。阴雨中,一壶酒,半碗杨梅,足以让小画家画很好的素描。我见过绍兴的一位作家,吃杨梅就像海边人吃蟹子,幸福的表情,犹如得到了天下尤物。也有南方人一说杨梅就皱眉,像北方人厌弃地瓜。我是不厌弃地瓜的北方人,当然,我也不厌弃杨梅。
有一年,佛山的一位朋友,开车带我去珠海吃了生蚝,回来路过中山,到田野里吃了凤梨。那凤梨是我自己亲手摘下来的,手感影响味觉,吃起来特别香甜。仙居人说:到我们果园来采摘杨梅吃吧!保准让你吃个舒服!从北京去仙居是有高铁的,说不定哪一天,我还真会坐上高铁满足一下舌头的味觉。能亲手采摘杨梅享受,那应该是值得羡慕的舌头。
北方人要是杨梅购买多了,冰箱里放不下,可能就会烂掉,如此尤物,扔进垃圾桶着实可惜。浙江人聪明,会把杨梅煮熟了封存,也会做成杨梅酒,红的滋润。我也吃过杨梅干,虽缺了鲜杨梅的口感,但仍有杨梅的酸口,冬日里嚼一嚼,会有夏天的感觉。
这些年,日渐喜欢上南方的果实。那种香榧果,小而坚硬,外形颇似北方的核桃启盈策略,咬开外壳,里面是一层黑衣。我一次要吃一小袋。医生说,不能吃那么大量的坚果!我几次想改,却改不了,香榧果实在是太香了。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