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乐天盈配资
成都市依托网络理政、市民热线等渠道乐天盈配资,梳理出市民诉求集中的十大类问题,明确“净优亮美”四大攻坚方向
重点
中心城区主要关注人流密集区域,有序推进小区院落焕新精细化管理;县市新城针对环境秩序开展专项治理……
成效
第一批清单任务已全面完成,已新建的12个口袋公园成为“家门口的会客厅”,优化提升355处街区街巷街角,11个特色街区植入特色文化元素……
未来
计划于7月底全面启动实施第二批35项任务清单,今年年底基本完成
7月17日,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成都市城乡人居环境“净优亮美”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目前,第一批清单任务已全面完成。会上还发布了第二批任务清单共35项。
第一批清单任务完成
已建成12个口袋公园
据了解,成都市依托网络理政、市民热线等渠道,梳理出市民诉求集中的噪音油烟等十大类问题,明确“净环境、优秩序、亮空间、美风貌”(简称“净优亮美”)四大攻坚方向。
其中,“净”方面,以全域整治攻坚为突破,开展路面清扫等行动,健全长效管护机制,推动城乡面貌显著提升;“优”方面,以民生痛点疏解为导向,强化治理道路病害等问题,推进城市运行规范有序;“亮”方面,以光影美学赋能为抓手,开展街巷增灯补亮等专项工作,着力展现清爽城市界面;“美”方面,以文商旅体融合创新为路径,开展城乡绿化提升等工作,实施背街小巷整治,厚植文化底蕴内涵,助力塑造“公园城市·幸福成都”文商旅体品牌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细治理,成都“净优亮美”专项行动第一批清单任务已全面完成。
其中,中心城区主要关注产业园区等人流密集区域,有序推进小区院落焕新精细化管理。已新建的12个口袋公园成为“家门口的会客厅”;优化提升355处街区街巷街角;11个特色街区植入特色文化元素,让市民游客在街坊街巷中品味市井烟火的“成都味道”。
县市新城针对环境秩序开展专项治理,已完成城市照明设施故障检修1442处,修复城市道路病害2万余处,累计增设停车泊位5万余个,让城市运行更加规范有序。
农村区域从村庄清洁美化等“小切口”入手,修补公路、村道、坑凼1900余处,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稳定在95%以上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8.3%。
第二批35项任务清单发布
计划年底基本完成
会上发布了第二批任务清单共35项,计划于7月底全面启动实施,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。
在“净”方面,成都将聚焦生活垃圾规范处置,重点改造2082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,新建220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。
在“优”方面,成都将开展25条城市道路疏路行动,通过退围撤围疏通道路堵点,“一站一策”治理65个共享单车点位。
在“亮”方面乐天盈配资,成都将重点整治有路无灯、有灯不亮等问题。
在“美”方面,成都将打造金角银边公共空间200个,完成全市主要道路及节点立体绿化点位285个,整体提升30个街区、30条街巷、650个街角风貌,建成5条美丽乡村特色风貌重点线路。
今年的“金角银边”
打造工作将这样推进
截至2024年底,成都市已累计实施“金角银边”点位848处,探索实施了双桥子T立方篮球公园、抚琴邻里会客厅等特色点位。今年,将结合“净优亮美”工作部署,推进实施“金角银边”点位200处。
“金角银边”是创新性的城市绿化与空间更新计划,旨在通过改造城市剩余空间,打造兼具景观与生态、休闲与文化等多功能的复合型公共空间,是“园林+”的场景应用之一。
今年的“金角银边”打造工作将如何推进呢?
首先是寻空间,将从现有低效利用的剩余空间中寻找新的增绿载体,通过精管细护,实现聚少成多。
其次是增景观,将与历史文化街区提升相结合,既增加景观特色,也通过植物景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更彰显出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。
最后是强功能,通过广泛调研,将市民们对“15分钟生活圈”建设涉及文化类等需求与“金角银边”场景营造相结合,引导市场主体参与,探索“以用代管”模式,完善场地使用等程序,优化市场监管等证照办理,促进文体旅商与生态景观功能的复合。
同步播报
双流:
打造“双流好市”
流动摊贩变身“城市管理合伙人”
记者从会上获悉,为治理流动摊贩带来的各类问题,成都市双流区创新打造“双流好市”,通过化堵为疏、引摊入市的方式,化解游商治理难题。
双流区目前已建成“好市”6个,在全区范围内共计划建设“好市”11个。
游商治理是长期普遍存在的城市管理难题,2024年,仅双流区就收到游商相关投诉近9000件。
为此,该区给出了“归集入市”的治理方案,按照“以需定供”思路,在游商较密集和市民投诉较多区域,划定“蓝线”管理服务区和“红线”游商归集区。
其中,“蓝线”范围内重在“疏导”“劝离”,禁止摆摊;“红线”范围内重在“归集”“管理”,集中服务,形成统一区域、统一时段、统一亮证的“好市”。“两区”的划清,让“疏”“堵”有效衔接、“三乱”得到治理,“红线”内游商100%依规纳管、油污垃圾不再乱丢,“蓝线”内游商100%动态清零、各类秩序常态保持。
同时,在“好市”建设过程中,赋予游商“城市管理合伙人”的新身份,固化其社会责任感,“好市”内充分实现自我管理、规范设摊、稳定经营、志愿服务,发挥其主人翁意识,共同为城乡人居环境治理贡献力量。
此外,实行“街长轮值管家制”,由摊主轮流担任街长管家,负责“好市红线”内的卫生保持、秩序维护等工作;鼓励商户积极参与区域城市管理志愿服务,作为城市监督管理员,参与“好市蓝线”区域内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协同处置;推动引入公益力量,设置公益摊位解民忧,在每个好市点位专门设置10%左右的公益摊位,供该区域内的困难人群和特殊人群使用,体现“好市”服务性、公益性。
通过上半年的治理,双流区初步取得市容秩序优化的效果。
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乐天盈配资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